瓷砖背后抹有水泥,刚开始水泥没凝固,有流动性,瓷砖在自重的作用下易偏离定好的位置,使接缝不在一条直线上或接缝宽度不均匀,影响美观。在接缝中插个木片或牙签,瓷砖就不会左右偏斜了,待水泥凝固后去掉就行了。
1.一定要混合瓷砖胶铺贴,如果砖过大或者过重就要使用干挂或者湿挂的方法会比较安全。2.准备粘结剂前,瓷砖不应浸水,但要用钢丝刷除去砖背面的松散物质,并用湿布抹去砖背的浮尘。
然后按照生产商建议的比例将水或乳液放到搅拌桶中搅拌直至粘结剂均匀无结块。
初始搅拌后的粘结剂应静置在搅拌桶中,直到生产商推荐的熟化时间过后搅拌一下再使用。3.用符合所需胶层厚度的齿型抹刀的直边将搅拌好的胶粘剂批到基面上,沿瓷砖缝方向将胶粘剂层梳理成均匀条状。目的是为了控制粘结剂的厚度、用量并使瓷砖粘贴面积能够更加均匀。4.在铺压瓷砖前,在瓷砖背面也批一薄层粘结剂。
这种双批法虽然用的材料和工时比较多,但却能够保证粘贴的质量和耐久性。
一、铺贴之前要泡水,在泡好的瓷砖上满批水泥,要饱满。二、把满批水泥的砖沿托板贴上墙,用橡皮锤敲打。
三、敲平后,拿下来,看哪里有缺浆的地方,补满。
四、把没有饱满的地方填满后,再撒上素水泥(纯水泥),再次贴上墙,贴平,用橡皮锤敲结实。五、因为水泥总要下滑,贴好后,还要用砂浆再次填满。六、为了把墙砖(砖缝整齐)贴得平整、规矩,在贴的过程中,要用牙签或细铁钉插入砖缝,等到水泥凝固后,再取出来;照这样贴出的砖才会牢固、平整。
1、将经过预选的瓷砖背面清理干净,并浸水2小时以上。浸水的目的是让瓷砖事先吸饱水分,以免铺贴后吸走粘接材料中的水分,影响粘接强度或导致粘接材料过分收缩引起空鼓、脱粘等。
瓷砖浸水后,在铺贴前应从水中取出,并用棉布擦去表面水分或将表面水分晾干后才能进行铺贴。
2、铺贴开始前还应当在墙面找平层上吊垂线,以确定瓷砖的出墙尺寸线,并拉水平线,这样铺贴时既能够做到表面平整,又能够做到瓷砖横平竖直。确保基面应牢固、平整、干净,无污染、松散物、空鼓等,有养护剂、脱模剂、较光滑的混凝土面需打磨粗糙后施工。3、用25kg的乐匠瓷砖胶粉加入水量约为7~7.5kg,用电动搅拌器搅拌成均匀无颗粒的胶浆,放置3~5分钟再搅拌一次。粘接材料不宜过稠,否则不容易摊开,同时也不宜太稀,否则瓷砖粘贴无法固定,容易坠下来。
4、用齿型刮刀将胶浆均匀的刮抹于工作面上,每次刮抹约1㎡,然后将瓷砖揉压于工作面上。5、如用于背沟较深的瓷砖或石材,还应用齿型刮刀在砖背面抹胶浆,以保证满浆粘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