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百科

古代油漆怎么做成的?

2024-11-24 02:56:35

古代油漆怎么做成的?

古代用漆树的汁,纯天然的,没毒,经常用来做食具,现代需求量大,天然漆产量低,不能普遍应用。即使古时候,用漆器的也是贵族;中国人最迟在公元前13世纪已经发明使用了漆。

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发掘出的“妇好”墓(葬于公元13世纪),她的上过漆的棺木就是证明。

李约瑟说:“漆可能是人类所认识的最古老的工业塑料。”在古代中国,油漆业的组织和管理很有章法,有私人的油漆作坊,也有国家的制作中心;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存有一只油漆的木酒杯,杯上雕刻的铭文除说明该杯制作于公元四年外,还刻有参加制作的七名工匠和制作中心的五位官员的名字。这个木酒杯表现了中国人两千年前就有对制造工艺的看法;另一方面,这个杯子还表明当时的生产很可能已使用现代的工业生产的流水线那样的工艺流程。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人已发现了漆的重要化学性质,发现了通过漆的蒸发过程使其变质的方法,发现了通过在漆中放几只螃蟹壳,漆就会保持液状,不会变干;公元前120年的《淮南子》一书和公元12世纪的李氏都提到螃蟹壳能使漆保持液态的特殊功能。

现代科学家化验证实,甲壳体组织内确有抑制某些酶的活动的化学成份,其中一种酶就是漆变硬的酶。漆可以通过化学作用保持长久的液态,这使中国的这项生物化学工艺具有不衰的工业雏形模式。

古代的油漆是用什么做的?

漆的发现漆是用漆树皮里的黏汁制成的用以装饰和保护物器的涂料。漆源于我国。

原始社会,我国人民就已发现漆树并懂得使用由漆树的汁液制成的天然漆来做涂料,以增加物品的强度和寿命。

当时,东方诸蛮族每逢出征凯旋,都将所获骷髅“漆其头以为饮器,”共相祝胜利。春秋以前,我国已广植漆树,并设立管理漆园的官吏。《明史?髹饰录》载:漆始用于书策写竹简,随即用于黑漆食器,其后则是黑漆其外朱漆其内的祭器。战国前,漆是单一的棕色(天然色)。

战国时期,漆工将漆用桐油加色料配成彩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光泽度。传统的漆颜色主要有黑、红、棕、黄、金黄和绿色等。秦代的漆工为防止漆干后出现裂纹,发明了用阴宝使之阴干的工艺。

五代时的朱遵度撰写了《漆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漆工专著。漆和油漆的概念不同,当今使用的装饰和保护用涂料一般都是油漆。

中国古人是怎么发明油漆的

从文献记载上看,我国漆器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虞夏时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氏族公社解体到奴隶社会兴起,我国就有了把漆用在食器、祭器上的记载了。

记载中说到的祭器墨外朱内,这是色漆的开端,后世的漆器也多是这样。

我国古代制漆器的时候,常常要在漆里掺人桐油等干性植物油。在制造彩色漆器的时候,也用桐油和各种颜料或染料构成的抽彩加绘各种花纹图案。因此形成我国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漆器工艺。桐油是我国特产的应用得比较广的干性植物油。

它是从油桐树种子中榨出来的,主要成分是桐油酸C17H29·COOH。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了桐油成膜的性能,并且把它和漆液合用,这在化学技术史上也是一个卓越的创举。按漆液从漆树中自然分泌出以后,经日晒形成黑色发光的漆膜,是容易被观察到的。

我国古代聪明的劳动人民把这种自然现象加以人工利用,从漆树中有意识地引出更多的漆液,把它刷在用具上,就成为原始的漆器。加入红色颜料,就成为原始的色漆。因此上述记载必是历代相传下来的事实记录。

这种记载已经由近年来考古发掘证实了。例如本世纪五十年代曾经在江苏吴江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有漆绘黑陶罐,和《韩非子》记载的时代正相吻合。在公元前十四到十二世纪的安阳殷墟遗址中也出土红色雕花木器印痕,是现存最古的漆器纹饰。

古代的油漆技术与化学工艺是怎样的?

漆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化学工艺和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漆器坚牢耐用,外表光泽美观,体质轻巧,不但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而且在工业的各部门均有用到。

在实践中,我国古人运用化学手段,创造了髹漆彩绘、夹纻造像、“金银平脱”、“剔红”、“戗金”等油漆技术,享誉中外。

漆液是我国原产的漆科木本植物漆树的一种生理分泌物,我国古代聪明的劳动人民把这种自然现象加以人工利用,从漆树中有意识地引出更多的漆液,把它刷在用具上,就成为原始的漆器。古代先民发现,从漆树上取出的漆汁中含有一些水分,就在日光下边搅边晒脱水,制成深色黏稠状的流体。这样,生漆成为了熟漆;又加入红色颜料,就成为原始的色漆。此外,古代先民还认识到漆膜的性能和成膜的条件,发明了髹漆技术。

比如春秋晚期精美的几、案、俎、鼓瑟、戈柄、镇墓兽等,都有实物出土。考古工作者曾在江苏吴江新石器时期晚期遗址中,出土有髹漆彩绘黑陶罐;安阳殷墟遗址中也出土红色雕花木器印痕,是现存最古的漆器纹饰。

中国古家具油漆的熬制方法

1.选漆要选用黄褐色的生漆,乳白色或白色的漆为次等漆。选漆的方法是,用木棍插入漆桶搅几下,提出木棍,让漆自行流下,流得快为好漆,流得慢为次漆。

好的生漆,阴干得快,色泽光亮。

次等漆干得慢,色泽不好。选好的生漆用布过滤以后待用。2.熬制坯油把一定数量的生桐油倒入铁锅内,不要倒得太满,油面距离锅边要留有一定距离,以免溢锅造成浪费。灶内用木柴火加温,边熬边搅动(用长把勺子把油舀起来再倒入锅内,反复进行),以驱逐烟气。

油温升至200度时(如无温度计可视油沸滚为度),就可以试油。可用拉丝法试验,即把沸滚的油滴洒在斧子头上(因斧子头是铁块,温度低,可以使热油迅速降温),把斧头伸进冷水使油冷却,然后甩掉水分,用手指把油堆成一堆,如果油堆慢慢散开,说明油的浓度和粘度已经加大。可再用手指反复蘸油拉丝,如能拉起一寸多长的油丝,说明油已经熬好,这时的油温约在260度左右。

桐油冷却以后就可配漆。3.配漆把选好的生漆和熬好的桐油按1:1的比例混合起来,充分搅匀就可使用。各地气温湿度不同,也有按生漆1分、桐油0.6-0.8分的比例配漆的。

配好的漆就是罩漆。要知道配漆是否适当,可以把配好的罩漆做个阴干试验。方法是:把漆刷在木板上,放在潮湿但温度较高(不低于20度)的阴室内,阴干24小时。

如发现木板上的漆不透明、发黑而且干燥得太快,说明漆生,可适量加进一些桐油;如发现木板上的漆透明发亮、干燥得慢,说明漆熟过度,可适量加进一些生漆。经过阴干试验,配合适当的漆就可使用。4.过滤为了提高罩漆的质量,经试验调配好的罩漆还可以进一步加工。具体方法是:把配好的漆倒入木盘内,放在阳光下进行晾,每隔一小时充分搅动一次,使漆内水分蒸发,视漆液内外变成深褐色就可过滤。

过滤的办法是:把棉花铺垫在新棉布上,适量倒入晒好的漆,把棉布卷裹起来,像扭麻花一样拧,漆液就会被滤出来。经晾晒和过滤的漆就成了质量更高的罩漆了。

油漆在古代是如何被发现的?古代油漆是如何制成的?油漆又为何有颜色?

中国古代使用的是生漆,由漆树的树脂制作,采收的方法就和今天采收天然橡胶类似,都是割开漆树的树皮,然后收集从漆树的伤口流出的汁液,这汁液就是生漆。生漆的制作加工工艺在中国极早产生,现存最早的漆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

制作的主要流程就是在采收生漆后,通过日晒等方法使生漆脱水变成可以作为涂料使用的熟漆,然后按比例添加桐油等干性植物油,就可以使用了。

漆的颜色是通过往漆里添加其它矿物颜料产生,比如要红色漆就添加朱砂。